2025年5月6日,赵心童拿下斯诺克世锦赛冠军,成为首位问鼎这项赛事冠军的中国人,甚至还是以业余球员身份参赛夺冠的。
这在20年前根本没法想象,那时候丁俊晖还是“一人成军”,独自在国际赛场上拼杀。

我记得2005年丁俊晖拿到中国公开赛冠军的时候,好多人才第一次知道斯诺克这项运动。 那时候电视转播还不像现在这么普及,大家都是在新闻里看到这个消息的。中国斯诺克选手在国际赛场上已经形成了集团优势。 就拿刚结束的西安大奖赛来说,丁俊晖打进了8强,世界排名从第8升到了第7。 肖国栋虽然这次没参赛,排名从第9掉到了第11,但依然稳居世界前16。
其实在今年5月的世锦赛上
中国军团就已经创下了纪录,10名选手进入正赛,6人打进16强。
说到中国斯诺克的发展,广东地区功不可没。 因为毗邻香港,广东成了内地最早流行斯诺克的地区。 1994年,广东名将郭华就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取得英国职业斯诺克赛事资格的选手。
东莞女子斯诺克队员白雨露在2024年拿了女子斯诺克世锦赛冠军,这也是国内选手第一次拿到这个荣誉。 她在英锦赛资格赛上还连续三轮战胜了男性选手,真正是“巾帼不让须眉”。
丁俊晖2005年拿到第一个排名赛冠军时,才18岁。 那一仗就像一剂“强心针”,一下子刺激了斯诺克在中国的发展。
赵心童就是受丁俊晖影响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球员。 他1997年出生在深圳,7岁就开始接触斯诺克,青少年时期一直在广州跟着“中国斯诺克教父”伍文忠训练。 后来他去英国加入了斯诺克学院,才正式转为职业球员。
和赵心童同一批的中国Z世代球员
球风更加多样化。 赵心童自己就以犀利的进攻型打法著称,被称为“暴力美学”,比赛节奏快,特别受年轻观众喜欢。
颜丙涛则是另一种风格,打球扎实,心理素质特别好。
现在国内的斯诺克培训体系也越来越完善。 世界斯诺克学院在北京设有总部,在广东东莞也开了分院。 赵心童、徐思、范争一这些职业球员都是从那里出来的。
丁俊晖、傅家俊这些老将自己也开了台球培训学校。 再加上国内到处都有的台球室,斯诺克在中国已经有了很深的基础。
世界斯诺克巡回赛2024-2025赛季总共有18站排名赛,其中6站都在中国举办。 这个比例相当高了。 奥沙利文、塞尔比这些顶级球员都公开说过,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斯诺克市场之一。
特鲁姆普更直接,说中国已经是他的第二个家。 这些国际球星经常来中国比赛,也带动了国内斯诺克氛围的发展。
中国台球产业现在已经达到千亿级别的市场规模了
从台球设备制造、场馆运营到赛事组织、媒体传播,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国内台球品牌的广告甚至已经“贴”在了世界知名台球运动员的胸口和袖口上。 某个中国品牌的台球桌几乎包揽了包括斯诺克世锦赛在内的各种国际大赛。
每年中国都会举办台球展,比如杭州国际新台球行业联盟展、广州国际台球及配套设施展等。 这些展览也促进了行业内的交流和发展。
斯诺克在英伦三岛已经有点发展乏力了,中国却凭借庞大的市场拿起了“接力棒”。 世界斯诺克总裁巴里·赫恩甚至说过,如果表现够出色,将来世界前16全是中国球员也不是不可能。
这种变化在比赛中已经能明显感觉到。 国际赛场上“中国德比”越来越常见,中国球员之间的内战也不再是什么新鲜事。
从2005年丁俊晖的“一人成军”,到2025年赵心童夺冠、4人稳居世界前16,中国斯诺克这20年的发展速度确实惊人。 这不仅仅是几个运动员的成功,更是一个系统性的成长。